首先很高興大虎士革除了翻譯歌詞外總算寫些別的內容
長久以來都有寫電影心得的慾望(握拳)
今天終於跨出第一步了!
生平首次看「口碑場」這種東西,其實不過是片商提前一周放映個三天的宣傳手法~
下午1點去新光影城,整場人頗少
今天是在臨時起意、迅速瀏覽一下簡介後衝電影院的!
推薦程度:4星/5星(不看可惜)
對笑點普通的人而言其實也沒那麼好笑,會有一種「懷著看搞笑片的心情進場,帶著被感動的情緒出場」的現象。
前提是,你要認同片中的價值觀。
以下微雷
我本身就是個熱愛唱歌的人,跟佛羅倫斯女士不同的是我唱當代流行歌曲而且並沒有打算以此為事業
高二的音樂課啊,每個學期末大家都要自己準備一首歌曲上台唱,作為成績
事實上也才兩次而已,但我很認真地看待
那天來臨之前,我經常練習所要表演的歌曲,自認準備充分
事實上兩次的成績我後來都不過70分上下罷了,而且評語都有「音準差」
很久以前即知道自己在這方面的「慧根」是缺乏的
我也試圖去學著各種方法來改善,不過並沒有日日夜夜那樣不停練習
總之我斷斷續續都有尋求一些訣竅
也很清楚每次我唱歌的時候有多少人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
所以呢?我是不怕丟臉的,也不覺得自己是在搞笑
既然有機會唱,那我就好好唱,因為本來就不排斥它
只是難免有些不平衡,看到一些人什麼都沒準備地匆匆上台,便唱的煞有其事
音準或是換氣轉音貌似都不成問題
只是難免有些不平衡,許多人歌詞都要邊唱邊看,在台上也不夠大方
好像輕輕鬆鬆就能得到比我高的成績?
我永遠都會認定自己唱的「沒那麼差」,也不覺得所謂「丟臉」。
只是回想時難免有些傷心罷了。
「人們也許說我不會唱,但沒人能說我沒唱過!」
"People may say I can't sing,
but no one can ever say I didn't sing!"
- Florence Foster Jenkins
其實,這句話是有盲點的。
啊人家明明就在說妳唱難聽,妳硬要扯到妳有沒有唱過
( 莊子曰:「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
當然此話的本意是在歌頌用生命唱歌的偉大
此外,他們不斷地幫彼此隱藏負評,這種逃避現實的作法
你可以認為是善意的謊言,也可以嗤之以鼻
我想我也是聽不進真話的人,才特別有感觸。
梅莉史翠普的演技已經廣受肯定,我就不歌功頌德了,再者她演的電影我並未看過很多
整部電影最讓我印象深刻不是夜后的詠嘆調,也不是結局,而是在電影前半段,佛羅倫斯小姐欣賞完年輕的女高音獨唱會後,感動得流下眼淚
那一幕梅姨詮釋的太自然、通順了,非常驚豔!!
《走音天后》全片因為有自信的女主角,運用極度飽滿、浮誇的復古色調,連路人甲、報攤老闆都頗華麗。
此外,運鏡非常流暢、「中規中矩」,該拉遠就拉遠,該旋轉就旋轉,略顯油條xD(佛羅倫斯女士得知負評的那段,很棒)
對白的部分沒有多大的誇飾,幾個略帶諷刺的搞笑梗(佛羅里達度假與潑辣小姐),還有最後使我心有戚戚焉的那句名言,基本上也就這樣而已。
「兔兔」(Bunny)聽著聽著莫名的心碎......
Florence Foster Jenkins演唱《夜后》
康是美先生編曲、成為電台大熱單曲的《宛若鳥兒》
最初訓練的曲目《鈴鐺之歌》
不知怎麼的就想起利菁
自費出唱片、治裝、練舞
各大KTV仍點不到她的歌......
她唱歌確實沒有起伏,嗓音雖然稍嫌毛躁
並不代表就是個「笑話」!
仔細想想Selena Gomez闖蕩多年始終如一,唱歌好像在念歌詞
(好啦最新的專輯貌似有改善,卻進步不大啊啊啊,Same Old Love副歌多麼僵硬)
但是對「唱歌之路」的堅持,大家也都有目共睹,人氣至今不減反增!(當然包裝絕對不能少)
天哪,我又講出這種八股格式的句子 ˊ_>ˋ